A-A+

万维网25岁,发明者谈网络未来

2014年03月28日 社会万象 暂无评论 阅读 663 views 次
Share

万维网25岁,发明者谈网络未来

1989年,在瑞士日内瓦附近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软件工程师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坐在自己小小的办公室里,开始发明一个全新的系统——万维网(World Wide Web)。

这个项目现在被简称为“网络”(Web)。周三,它将迎来25岁生日。而伯纳斯-李正把目光投向未来,展望互联网的下一个25年。

但在这一刻来临之际,也存在着一种担忧。伯纳斯-李和网络其他的缔造者担心,一些企业和电信运营商为了追逐利润,可能会破坏互联网的开放性,而正是开放性让互联网得以蓬勃发展。

如今,每五个人中就有两人以上使用万维网。根据万维网基金会(World Wide Web Foundation)的数据,每分钟都有数十亿人通过万维网发出上亿条消息,分享着2000万张图片,交易着至少价值1500万美元的商品和服务。

当然,伯纳斯-李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发明的东西会对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也没有想到它会变得如此庞大。

蒂姆·伯纳斯-李说,“我花了很多时间来确保人们可以把一切都放在网上。”蒂姆·伯纳斯-李说,“我花了很多时间来确保人们可以把一切都放在网上。”

Pascal Lauener/Reuters

 

“我花了很多时间来确保人们可以把一切都放在网上,确保人人都能使用它,”伯纳斯-李接受采访时说。“显然,我没想到的是,人们会真的把一切东西都放在了上面。”

从万维网诞生以来,所谓的“一切”渐渐囊括了GIF图形文件、网络模因(meme)、谷歌(Google)、Facebook、Twitter、新闻网站、宠物网站、YouTube,根据一些估计,还包括数十亿个网页。在CERN的办公室里,伯纳斯-李还编写了第一个网页编辑器和浏览器,到了1990年底,第一个网页正式上线。

万维网规模的日益增长,在1993年4月迎来一个重要时刻:该技术向所有人开放,且无需支付版权费。

尽管伯纳斯-李表示,对于万维网后来所取得的成就,他感到无比欣慰,但他警告说,人们需要意识到,被称为“网络中立性”的原则目前正经受着一场挑战,这可能对万维网的未来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网络中立性背后的理念很简单:我们在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上看到的网络上的内容,无论是来自谷歌还是某个平平无奇的博客,都应该在网上自由流动,无论来自何处,无论创造者是谁。没有人有特殊待遇。但Verizon这样的公司却希望,某些人可以付更多钱,从而得到更好的服务,更快地将内容推给受众。

伯纳斯-李说,“网络应该是一个中立的媒介。网络的开放性非常、非常重要,这对开放市场、对经济、对民主都至关重要。”

他担心,网络用户都不知道,如果大型电信公司控制了网络,或者控制了我们目前可以畅通无阻获取的内容,用户会损失些什么。伯纳斯-李说,他打算未来一年与网络领域的技术组织合作,提升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他说,“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到最后人们觉得万维网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到那时它却被人从我们身边夺走了。”

除了帮助维护网络中立性,主要的网络标准组织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还希望帮助数十亿无法使用网络的人接入网络。该组织在一份新闻稿中说,目标是让这些人通过手机连接万维网,这比传统上使用笔记本电脑和互联网连接上网要便宜。

为了庆祝万维网的生日,伯纳斯-李、万维网基金会、万维网联盟正呼吁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生日祝福,记得使用#万维网25岁#(#web25)的标签,他们将挑选一些发布出来。

Share

Comments

comments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