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你不知道的职业孵化器

2015年01月10日 职场心路 暂无评论 阅读 338 views 次
Share

前言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的社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组织变形,结构变型,模式变型。涌现出大量的新事物,新组织,新模式。我们看到自媒体的产生,看到社创客的诞生,看到互联网思维新模式。与此同时,各种概念和支撑的技术暗潮涌动,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习,职业,思考。

这个时代带来很多问题:
20年前10个工作等着一个人,20年后,一个工作放出来,100个人申请。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滑,留学生回国变成了海带,大公司开始裁员,小公司袖珍化,不怎么招聘。读了本科,为了逃避就业压力,去读研究生,发现毕业依然要面临就业;沿着金字塔硬着头皮读博士甚至博士后,发现毕业之后社会还是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于是要么继续博士后,要么到高中教学。
很多人很幸运很优秀,进入了大企业,上市企业,外资企业,一干就是5年甚至10年,经历过太多次的职场浮沉,职场政治,转头一看,发现自己的兴趣,追求,人生抱负,早已尘封太久,正躲在脑海深处的阴暗角落默默流干了眼泪。痛定思痛,想下海时候,犹豫了,发现该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经不起这样的沉没成本。

时代的问题困扰着这个时代的人们。

这个时代也带来很多机会:
一个个会唱歌的,上了中国XXX,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唱着自己喜欢的歌,万人瞩目,出场费6位数;一个个会说话的,每周一期视频节目,每天一条语音,辛勤搬运着书里面的知识,做了两年多,超过300万观众在看;一个会做视频分享的,看后即焚,大国企业争相收购,不差钱;一个做陌生人社交的,让孩子敲钟,彰显后继有人;一个做搭车服务,一个做租房服务,融资次数像年轮一样好看;一个会做课程表的,引起对90后的广泛讨论;一个会摄影的,为普通人拍摄全景一天,被邀请到全世界旅游;一个会画漫画的,用自己的兴趣和手艺养活着自己……他们是这个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佼佼者。例子不胜枚举,这说明追寻自己的兴趣和社会的需求做事情,互联网会把它放大,不管是合伙做的公司,还是单独做的艺人。小公司和手艺人在这个互联网年代很容易凭借自己的一点优势获得社会的认可,同时可以自信的养活自己。

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年代,我们应该何去何从?谁来指导我们走的更远,飞得更好。

职业孵化器概念的诞生
职业孵化器诞生于2015年1月1日。要阐述这个职业孵化器(career incubator)概念,就要从5w+1h,就是what, where, when, who, why and how入手。

职业孵化器(what)
职业孵化器是介于传统学校和创业孵化器(business incubator)之间的一种组织形态,它是在信息爆炸,职业变更迅猛的年代对教育,职业和创业的一种全新的思考,它不同于职业技术学院,专注培养具体的技能;也不同于猎头和招聘,专注服务公司的招聘业务。

当你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候,它给你一个指引,让你更好的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社会的需求,策略的选择实习和课程,规划自己的职业取向;
当你要毕业的时候,它帮你深入定位内心职业渴望,熟悉行业职位,挑选最喜欢的职业和公司;
当你要择业的时候,它帮你进行职业分析,职业塑造,人脉拓展,让你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当你要决心要创业,选择创业者这个职业的时候,它帮你联络创业导师,拓展合作伙伴,用过来的人的经验,让你少走许多弯路。

职业孵化器(when)
正如前文所讲,这个理念的提出是在2015年1月1日,在这之前,笔者跟很多创业者,职业者,学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尝试,也做了很多实践。这个理念是在2年多的摸索中发现的。
这信息时代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时候,职业本身也发生着变革。以前要工作需要每天定时上班,定时下班,有个office。现在,大小公司都有了相应的变化:你可以work from home,也可以on call,你可以在轮船上办公(Google 渡轮),也可以work remotely in shared office。 你不用像上海国营企业留有午休两小时,因为午休时间被提供了免费的美食。在主业之外,你甚至有side business。很多人做freelancer,independent consultant,既照顾家又有一份不错的收入。技术解放了人,人解放了职业。这个时候,有必要对职业进行重新定义。而这种重新定义也使得职业孵化器的出现更具意义。

职业孵化器(where)
互联网联系着全世界人群。职业在互联网的母体上重新涅槃,逐渐具备全球化的特征。它需要在一个创新的国度,一个多移民,多交流的地区,一个多语言多创新的环境下生根,发芽,生长,成熟,然后蔓延到全世界。所以它的最佳发源地是美国,但是由于寄宿在在互联网上,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分享。

职业孵化器(who)

一般来讲,需要孵化器的是处于游走在求学和职业定位之间的人。

人的职业发展有教育,就业,择业,创业,投资这样几个阶段。大部分人都会经历前面三个阶段,再选择了一个好的职业后,就终老一生了。少数人会继续往前着,走到创业的环节上。成功的人士会继续往前,走到投资的环节上。
从教育到创业之间的时间短则4年,长则40年,这个阶段的人们,中美有个统计,美国人大致平均换专业4次,换工作6次,中国人平均换专业2次,换工作2次。
相比中国人,美国人更可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喜欢的岗位,然而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每换一次专业和职业,很多情况下还都在一个行业里面。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是现实这条鸿沟太大了,跳跃过去谈何容易。职业孵化器这里可以起作用,祝你一臂之力,画出美丽的弧线。

职业孵化器(why)
社会创新的原动力是企业,企业的商业和技术经验往往经过好多时间才能公开传递到社会,然后传递到学校,产学研结合好的学校,可能需要2年时间,差的时候,可能十年不止。纵观我们的大学课本,你会发现工业社会的分工体系和陈旧的知识体系。
传统学校教育不只是知识传递速度的问题,陈旧的问题,还有参差不齐的问题。同样的知识点,如果换不同的人来讲,理解的偏差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获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看到新型的学校出现了,新型网络教育平台上线了,还有很多免费的资源比如coursera和Sal Khan,这些都是在教育层面上解决问题。然而教育是被动接受社会的知识创新,依然有一定的延迟。
最接近职业的是在工业界工作的原生态居民,他们掌握第一手生产力。
职业孵化器就是拉近职业人,顺着成功的道路,按照role model或者案例分析的方式直接辅导一线的学生和求职者,择业者。

职业孵化器(how)
孵化器的模式有20多种,怎么运营这里就不介绍了。正如前文所述,它出生于互联网年代,一定会借助互联网,大数据这样的平台起跳,而且会跳的更高。用技术实现孵化的高效率,沟通的高效率,数据的可视化,操作的自动化智能化,是一个必然和核心竞争力。举个例子,当你跳槽的时候,一定非常痛苦,因为要获取大量的信息,权衡利弊,同时雇主也在权衡,分析你的资质和忠诚度。这里面涉及到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如果让跳槽变得容易一点怎么办?利用大数据,把你个人的全息图画出来,喜好,脾气,教育水平,技能,和职业取向,博客,等等全部挖掘出来。把职位的全息图全部挖掘出来,进行自动化的自能匹配。跳槽再也不是一件花费半年的事情,可能是1天就可以完成。当资本市场靠股票交易完成资源优化配置的时候,雇主,人才通过这样的数据平台,进行了最大化的人才优化配置,人尽其能,其产生的效益不可估量。

职业孵化器吸取创业孵化器的运营模式,结合成熟的模式,在职业发展上一定能够开辟一个新篇章。

后记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处于这样的两难境地:学习,有时候在汪洋大海里面找寻方向,感到吃力;不学习,吃老本,有种危机感,感觉很快会被淘汰。
过去的教育树立的金字塔形结构逐渐落后于这个时代,很多人爬到半山腰,发现很多其他人没有尾追过来,不再跟着玩这样的爬山游戏。而是走捷径,自建金字塔去了。
这是一个个性化的的时代。很多人明白了自己要什么,然而大部分人还在糊里糊涂的爬山,不知道自己爬的是自己的山,还是别人的山。

 

原创于columbusxp.org 哥伦布快车社区

作者:职业孵化器001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微信:276866446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DU0NzMzMQ==&mid=202916904&idx=1&sn=856e83157b7473066866f9a02951d369#rd

http://columbusxp.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77

 

Share

Comments

comments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