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鱼耀龙门的一生– 日本古董商坂本五郎

2016年09月15日 收藏与鉴赏 暂无评论 阅读 428 views 次
Share

CHINESE CERAMICS WORKS OF ART COLLECTIONS
坂本五郎與「目利」之藝

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
藝海觀濤:坂本五郎珍藏亞洲漆器 - 拍品901 - 950

據坂本五郎,Julia Meech 編,〈Eight Parts Full: A Life in the Tokyo Art Trade〉,《Impressions》號外,Japanese Art Society of America,2011年

「古代青銅,擊而鳴之,可斷其歲。訛音千響,才得一要領體悟。」*

「訛音千響」雖非確數,難免虛誇,卻不失為謙遜之道,用於鑑藏兼善之骨董商坂本五郎(圖一)身上,實合宜不過。日語中「目利」,指明辨善鑑之真知慧解,遠優於單純的眼力見識。坂本五郎律己以嚴,秉持「失敗乃成功之師」的宗旨,歷近七十寒暑,致思古藝,求達「目利」之境,以己為鏡,孜孜不息。他的自傳首於1996年12月《日本経済新聞》連載,憶述他初年於東京設店「不言堂」,進出東京美術俱樂部,參與倫敦、紐約、巴黎拍賣。當中所記,辛酸多於榮耀。懷着堅志大勇,勤學勵讀,憑藉他口中的「戰鬥精神」,歷年來購售不少中國、日本、韓國及中東古代藝術精品。

圖一 坂本五郎氏,1962年,攝於倫敦 Grosvenor House 酒店

以魚躍龍門來形容坂本五郎的一生,實不為過。1923年9月1日,坂本五郎出生才剛一天,關東發生大地震,重創橫濱,瘡痍滿目。母親(圖二)在一片頽垣敗瓦中救出幼嬰、長子、女兒,以及遭墮落橫樑壓折盤骨的夫婿。城裏火光彤彤,母親憑肩相扶受傷丈夫,又把五郎裹進衣懷,背其兄,牽其姊,領着全家脫離險地。不幸父親得傷後一病不起,八年後更與世長辭,留下遺霜獨力苦養七名子女。他們遷往東京以西四十公里的八王子市投靠親戚,過着艱辛的歲月,母親甚至要徒步至市郊購入雞蛋,然後連同糖果、蠟燭、火柴等雜貨,於屋前兜售。

「我自幼便敢於冒險,以博奕為好。」

1936年,時坂本五郎十二歲,剛完成了六年小學,便於橫濱一所魚乾批發店當學徒。二戰末年,店舖生意一落千丈,坂本氏便重返八王子市,轉營舊衣買賣,並涉足與駐日盟軍的黑市交易。雖擅長判別海產好壞,卻時被仿品所誤,未能洞察商品優劣,蹈襲覆轍,損失連連。事隔六十載,他乃苦笑道:「這或許是我與贗品漫長鬥爭之開端。」坂本五郎承認當時他對古董「一竅不通」,但就是這樣,他別過舊衣買賣,離開危險的黑市交易,開始了他的古玩生涯。

「若畏怯風險,那便絲毫沒有在這個世界取勝的可能。」

坂本五郎穿梭於各個古董市場,尋覓有價值之品,此地買入,他地賣出。又為鑽研學問,走訪骨董店,專精覃思,盡其所能,購下大量藝術書籍。坂本氏購入的首幅畫作,後來才知乃仿模之品,且生意上未見小成,但他並未有輕言放棄。事實上,這份不屈不撓的精神,坂本五郎一直堅守着,更成為他獨特的風格。因着與茶具店主的交情,坂本氏成為東京美術倶楽部的會員(1962年他更出任其理事長)。東京美術倶楽部的會籍極為尊貴,會員包括日本國內重要骨董商。回顧其古玩生涯,坂本氏皆求學於優秀且富經驗之藝商及藏家前輩。他曾寫道,指他「很榮幸擁有與人初次會面便可維持長久關係的天賦」。

「我們的生意很像競技上之較量切磋,直取要害從不管用,相反曠日持久之戰才有望出奇制勝,凱旋而歸。只要有百折不移的堅持,機會便會降臨。」

1947年夏,年屆二十四的坂本氏離開八王子市,往遷東京開店。中國有古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坂本氏引用之,商店名曰「不言堂」(圖三),日語有「不言」及「道」之意。堂名巧取,玄機早種。坂本氏遠赴日本北部,購得伊萬里燒彩瓷盤,售予美國官兵,先下一城。也曾涉獵日本鐵茶壺買賣,但礙於資金所限,僅能支付平俗之品。戰後初年,他四出覓尋瑰寶,每月有約二十天在外,足跡遍及各地。當然沒有私人座駕,歸途都是搭乘火車,拖着滿載便宜雜貨的行李,然後與在車站等他的兄弟會合,騎着從鄰近酒販借來的三輪工具車回家。坂本氏深知伊萬里燒僅屬「中庸之品」,高級藝商大都不屑涉獵。要躋身骨董英傑之列,專營古代藝術乃不二法門。

「我為能自許乃戰後最勇敢的器物買家而驕傲。」

坂本氏親身體會了鑑賞家之路的艱辛:他曾買贗品,嘗過錯誤判斷市場而高買低售的滋味。起初以為經營之道,就是與私人藏家洽商雅翫小物買賣,將真正的傑作逸品售予藝商同儕,但不久便意識到此乃「人生最嚴重的失誤之一」,而「古董商成功之道正正在於與私人客戶洽售上乘佳器」。五十年代初,他苦心鑽研中國器物,歷盡挫敗,終得要領,藝品高下貴賤,慧眼立見。他嘗購入南宋官窰仿古琮式瓶(圖四),可謂其成功的開端,該器後售予鑑藏家広田松繁,最終捐贈東京國立博物館。他又曾買得酒井抱一之二扇折屏,上繪老松紫藤,後亦歸入広田松繁典藏,現已惠贈東京國立博物館。

圖四 南宋 官窰仿古琮式瓶
© 東京國立博物館 広田松繁氏寄贈(TG2167)

戰後,市場受限於佔領軍及日圓新鈔,加上寡學淺識,日本藝商一般對中國青銅器卻步。坂本氏雖承認他對吉金的了解「僅止於銅鐵之辨」,但他卻未有畏縮,終於以銳眼卓見勝出這場「危險游戲」。1968年,他用母親的名義饋贈東京國立博物館商周青銅共十件(圖五),以慶亞洲新翼啟幕,此乃戰後最大規模的捐獻。2002年,坂本氏又捐380件古銅器予奈良國立博物館,熱善好施之心,表露無遺。所贈青銅現悉存於該館之「青銅器館(坂本コレクション)」。

圖五 晚商 青銅獸面紋蓋瓿
© 東京國立博物館 坂本キク氏寄贈(TJ4785)

坂本氏在 John Figgess 爵士(圖六)的鼓勵下,對非茶道相關之漆器興趣漸濃。John Figgess 爵士乃英國駐東京大使,後成為大衛德基金會的顧問,曾出任東方陶瓷學會及倫敦佳士得主席。坂本氏「目利」,所得珍品包括北宋七瓣花式盤二件(圖七)及高麗王朝之嵌飾經盒,分別售予東京國立博物館及大英博物館。

圖七 宋 黑漆葵花盤一對
© 東京國立博物館(TH308)

「我逐步朝着要擁有日本以至全世界最頂級藝品的夢想邁進。因此,歐洲人從前稱我為『小拿破崙』。」

1960年,坂本氏首度離國出遊,此後二十載,往返歐洲上百回,總是懷着無比的好奇和義無反顧的決心。他自知「不擅外語,除『ABC』外不懂英文」,遂「只好單憑『勇氣與直覺』,這就是我作買賣決定時的口號」。憑藉這些特質,坂本五郎在海外創下佳績。六十年代,參與倫敦拍賣的日本骨董商或藏家極少,坂本氏則是其中之一。他在倫敦購下嘉靖五彩魚藻紋罐(中等尺寸,現藏東京畠山記念館)的新聞,為倫敦泰晤士報所報導。好友 John Figgess 爵士聞訊感悅,寫信道,戰後第一位見於該報的日本人名字乃首相吉田茂,坂本氏則是第二人。戰前,日本國內所知的官窰收藏僅止二器。1970年,坂本氏得悉南宋官窰瓶將於倫敦拍賣,他以房屋作抵押,飛赴英國參與。經過一輪熱烈競投,卻敗給友人仇焱之(圖八)。兩年後,他終於成功投得重器,就其骨董事業而言,若非巔峰,也屬高點。

圖八 坂本五郎氏與仇焱之於日內瓦 Chateau-Banquet 合照,約七十年代

「時至今日,我仍然相信,是1972年購下的元代牡丹罐,觸發了全球中國瓷器的昌盛暢旺,誘出更多的稀珍瑰寶。」

時倫敦佳士得拍賣元代青花釉裏紅開光鏤空牡丹紋蓋罐(圖九)在即。為確保能投得這件當時認為是獨一無二之品(現知只有三例與之相近,分別藏於大英博物館、河北省博物館及北京故宮博物院),坂本氏前赴倫敦前,作好了出售所有藏品甚至藝店的準備。他最終旗開得勝,以220,500英鎊(500,000美元)擷下這個曾經用作雨傘架的元朝大罐,刷新當時亞洲藝術品的最高拍賣成交紀錄。即使是宣告成交過後,坂本氏心情仍未平伏,並感到腹部劇痛,呼吸困難。不論當時還是現在,他從不認為付出的價錢過高。他曾寫道:「佳品是昂貴的」。如果元代牡丹罐乃中國瓷器之后,那數年後坂本氏從東京美術俱樂部購入之青花魚藻紋罐,獲他譽為瓷器之皇,實不為過。他曾在布魯克林博物館見過相近之青花魚藻紋罐,羡愛不已,但在他眼中,二器相較,東京美術俱樂部瓷罐猶勝一籌。他奪魁後欣喜若狂,帶了瓷罐回家,抱之入浴,把歲月留下來的塵土洗滌乾淨,如上賓一樣與之共進晚膳。

圖九 元 青花釉裏紅牡丹罐
私人收藏

「古董商人的生意,就是搜尋這些寶物,將其公諸於世。」

七十年代,坂本五郎因健康理由正式退休,別過不言堂,遷居京都,但他並沒有從亞洲藝術的世界舞台退下來。至於他那「目利」的本領,乃多年經驗累積所得,所以更遑論會因之疏懶摒棄。坂本氏剛過九十大壽,依舊是世界活寶,繼續以鑑賞家特有之第六感,預占藝品之「靈」和「氣」,澄察其「道」。

* 文中語錄均摘自坂本五郎,〈Eight Parts Full: A Life in the Tokyo Art Trade〉,《Impressions 》號外,Japanese Art Society of America,2011 年。

坂本五郎氏
小田原市,2010年 夏
仇國仕攝

Share

Comments

comments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