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艾未未个展在纽约开幕

2014年04月18日 社区活动 暂无评论 阅读 28 次浏览 次
Share

艾未未个展在纽约开幕

布鲁克林博物馆,艾未未《神圣》(2013年)作品,是《艾未未:凭什么?》作品之一。布鲁克林博物馆,艾未未《神圣》(2013年)作品,是《艾未未:凭什么?》作品之一。

勇气过人的中国艺术家艾未未2012年在华盛顿赫什霍恩博物馆(Hirshhorn Museum)的个展如今终于来到纽约,且已经过极大地改进。展览《艾未未:凭什么?》(Ai Weiwei: According to What?)将于周五起在布鲁克林博物馆(Brooklyn Museum)开幕。在巡展过程中,它的展品一直在不断加强,但吸引最多注意的还是2013年完成的两项装置作品。其中的《S.A.C.R.E.D.》(神圣)也许是艾未未迄今为止创作出的最好作品。

结果,这场展览要远比其最初的形态更明确、更扣人心弦,可谓是一次巨大的成功。它把艾未未过去的一些创作努力作为早期作品呈现出来,也同时有力地证明了他具有这样一种能力:不时在艺术、理想和生活——他的生活通常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色彩——之间进行调和,使之达成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平衡。

这场巡展最开始在东京的森美术馆(Mori Art Museum)成形,由其首席策展人片冈美(Mami Kataoka)组织。而布鲁克林展的布展工作则由森女士和布鲁克林博物馆常务策展人沙伦·玛特·阿特金斯(Sharon Matt Atkins)提供专业指导。

艾未未是一个复杂而不安分的人:一名跨越多种媒介创作的艺术煽动者、一位活动人士、中国掌权者的眼中钉,也是一位可以调动大批擅长不同技艺的中国工匠、几乎无需亲自动手就能完成宏伟作品的指挥。他还是一位设计师,兼做建筑设计,同瑞士建筑师事务所赫尔佐格与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合作,一起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了标志性的国家体育馆“鸟巢”。他曾深受中国权力集团的喜爱,直到他涉足了一些他们不予认可的领域。

艾未未先是在自己的博客里畅所欲言,批评为了给奥运会让路而拆毁北京老旧胡同里的居民区(虽然他本身也参与了“鸟巢”的设计),开始让人们感受到他的影响力——直到政府于2009年封杀了他的博客。那一年的汶川地震过后,他开始要求政府就建筑质量低劣、倒塌后压死数千名儿童的校舍公布更多的信息,却遭到警方的殴打。随后,他又在2011年遭到扣押,与外界失去联系长达81天。释放后,他被禁止离开北京。

艾未未艾未未

 

 

但这样的禁令并没有阻止他继续进行艺术创作,并将作品偷偷运出国,或派助手去监督展览的进行。

一些西方人可能会想,为什么艾未未不想办法离开中国(完全不考虑,其实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严密的监控)?但是,艾未未和俄罗斯芭蕾舞明星那些人不同。对他们来说,在伦敦和纽约的表现通常会与在莫斯科一样好。

离开了中国,艾未未将会一无是处。他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历史、它的艺术和物质文化、它的极权政府,以及它的民众所经历的磨难,正是驱动他艺术创作的动力。反过来说,他的作品至多也只是见证了这个政权常常光怪陆离的阴谋诡计。他一再表现的主题就有关个人与所有这些东西的交战。这一主题在他早期作品中略有提及,也通常会在墙上的标签中加以详细阐述。最近,这一主题又以强烈而惊悚的形式再次呈现。

这件作品便是《S.A.C.R.E.D.》。去年《S.A.C.R.E.D.》在威尼斯双年展(Venice Biennale)上展出,如今它就放置在布鲁克林博物馆的大堂,人们进入和离开的时候都能看到。它是展览的起点,也是终点。

一眼看上去,它就是六个巨大的铁箱,与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的作品相似。但是每个铁箱都有一扇紧闭的门,外面还有一级楼梯那么高的铁盒子。参观者可以站在铁盒子上,透过顶部的一处开口俯瞰铁箱内部。里面是根据艾未未遭关押81天期间居住的那间狭小且没什么家具的监房制作的一个仿真模型,尺寸大约为原型的一半。每个铁箱里包括一个上过色的艾未未玻璃钢雕塑,展示出他的一种日常活动——睡觉、吃饭、洗澡、上厕所——身旁总是有两名穿制服的狱警。他们看似故意要向他施以压迫力。

我们按顺序参观每一个箱子,跟着艾未未从坐在椅子上到躺在床上,再到坐在桌旁,眼看着一个政府如何努力在不动一根手指的情况下,击垮一个人。因为这一作品设置在几近真实的空间里,它让这种手段唤起了比写作、摄影甚至是电影更强烈的内在紧迫感。这很有道理:监禁即是对活动空间的限制。略小的尺寸让所有的景象扑面而来,你可以看到画面,并感同身受,但同时也亲身实施了监控。

《S.A.C.R.E.D.》设置了一个很高的标杆,其他作品并不总是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但他最新、最大型的装置作品《堆叠》(Stacked)肯定达到了这个层次。这个作品也陈设在大堂里,由中国自行车框架组成。这是他为人熟知的元素,但这一次是用不锈钢制做的复制品。这个作品是他持续借鉴杜尚的“现成品”原则的过程中,最新也最铺张的表达。

对艾未未帮助最大的“现成品”恐怕是生活本身。就像《S.A.C.R.E.D.》显示的,他的强项在于作为一个极富想象力的记录者,构想出了独到的方法,让现实贴近人,乃至迫近到难以承受的地步。这种天赋在他的摄影作品中就已表露无疑:部分作品以粗砺的黑白形式呈现,在这里得到很好的展示,记录了他作为年轻艺术家在纽约(他曾在1983年至1993年在此居住)和北京生活的经历;另一些彩色作品则布满了展厅的墙壁,展示了宏大的“鸟巢”建筑,以及为建设奥运场馆而被夷为平地的空间。

还有更多的彩色画面闪烁在《258发课》(258 Fake)的12块显示屏上。这部作品热情洋溢地记录了他围绕工作室经历的生活,这里有朋友、助理和猫。(艾未未把自己的工作室称作“发课”,而258是真实的门牌号。)展览里愈发令观众焦灼的视频里,清晰地显示了记录的冲动。其中一则视频展示了一名女子的苦楚,她在儿时因为在中国一家医院输血而感染了艾滋病毒,可医疗体系却并不怎么情愿承认她的病情。

在第一个展厅里还展示了更多传统的“现成品”概念,内容专注于艾未未过去10年里早期创作的作品。这片空间里木制的雕塑引人注目,一些材质是有光泽的木材,另一些则是从因奥运会而被拆除的房屋和庙宇中抢救出的古董家具。尤其出色的作品是重新组装过的清代桌案,桌腿一面踩在地上,一面顶在墙上,仿佛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更棒的是《Kippe》,以大量的废木材悉心堆砌成了整块,仿似焚尸用的柴堆。

另一方面,标签上也讲述了这些作品背后悲伤的故事,不过作品本身主要是,将观念雕塑在国际上熟悉的形式以本地的材料进行表达。他重新涂色汉代花瓶,摔碎不可复制物品并用照片连拍下来。从这些令观者震惊的姿态中,可以窥见艾未未内在的反叛性,而这种反叛性也在他近期的作品中得到了反映。

另外两件值得关注的作品都是房间大小的装置艺术。其中一个是扩大版的《直》(Straight),这个作品的材料是从四川地震后垮塌的校舍中挖掘出的73吨钢筋(比在赫什霍恩博物馆展出的体量多出了近一倍)。这些钢筋被小心地拉直,显得似乎完好无缺,之后横铺在地上堆成起伏的形状,让参观者在四周行走观看。它既传达出地势的高低,也显示了停尸间一般的整齐。作品以这样坚实的厚重感讲述背后的悲剧,显得恰如其分。(天花板上蜿蜒着一条用孩子们的书包组成的蛇,这是对地震的纪念,但其轻浮却几乎显得有些冷漠。)

其他作品还有以中国一位女性权益倡导人士命名的《叶海燕的物品》(Ye Haiyan’s Belongings)。对于她的维权行动,政府的回应是屡次逼迁,上一次的做法是将她和女儿丢在了路边。艾未未最初的反应是提供财务支持,之后又将叶海燕仓促收拾的家当转变成了相当成功的艺术作品。

展厅的四面墙上布满了图像,从墙脚一直伸到天花板。表现叶海燕和她女儿物品的图像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衣服、CD、茶壶、饭碗。环绕四周的图像似乎相当喜人,然而实物却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物品本身凌乱铺排、沾满尘土,装在地上的破纸箱和行李箱里,此外还有一些家电、一辆摩托车和一辆自行车。

在以上两件作品和《S.A.C.R.E.D.》中,我们能感受到中国政府对其公民制造了何其惨烈的风暴。这种压力有时针对群体,有时针对个人。并不清楚艾未未能够多么频繁地找到方法进入风暴的中心,并用挥之不去、乃至充满美感的视觉途径呈现出来。只要他能,我们就很幸运。

Share

Comments

comments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