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美甲店「起底風暴」 多家美甲店生意大大受損

2015年05月26日 国际与社区新闻 暂无评论 阅读 277 views 次
Share
imageimage美甲店「起底風暴」 掃到同業

「紐約時報」美甲業大起底的「指尖上的淚與痛」一文在業內引發「海嘯」,文中採訪的多家華裔美甲店被點名,生意大大受損。業主紛紛將店舖轉手,強調苛扣員工薪資不可能普遍存在。如今美甲店氾濫,難以招工才是真實現狀。

「她現在出名了,全世界都知道她,可我們只能關門了」,曼哈坦上西城「紐約指甲養護館」(NYC Nail Spa)業主龍先生憤憤地說。文章發表後,他的美甲店受到巨大衝擊,一些忠實的顧客還會願意聽他解釋,但更多客人卻前來指責他苛扣員工薪資,並稱再也不會光顧。他不得不於前些日子將店舖賣掉,「我們在這行都沒法做了」。

除了抱怨記者「報憂不報喜」、只選取負面信息刊登外,龍先生稱紐時記者麥斯琳(Sarah Maslin Nir)前來該店採訪時並未攜帶中文翻譯,是自己的妻子作為受訪者向她介紹的情況。由於妻子英文不好,語言表達不夠精確,常常只能用「是」或「否」等詞語來回答,造成很多誤會。

「她用混淆的語言造成讀者的誤解」,龍先生表示。去年4月,他在世界日報上登出的「學徒底薪十元」的招聘廣告被文章描述為「起薪十元」(a starting wage of $10)。「通常美甲店學徒是沒有薪水的,有時還要繳80元左右的學費,我們好心給學徒發薪水,卻被當作惡人。」

「現在開美甲店的人愈來愈多,工人根本就是供不應求的狀態,我們哪敢對他們不好?」龍先生透露由於難招工人,一些美甲店的業主甚至扮作員工前來應聘,把店裡的其他指甲工都「圈走」,這樣的情況在他店裡已經發生兩次了。

「工人收到的工資和小費都是現金,而且很少報稅,或者收入2萬元只報8000元,這樣剩下的部份就被當做我們店的收入,我們還要替他們報這一部份的稅。如果要他們填2萬,他們掉頭就走,他們不愁找不到工作的。」

近兩年來美甲業人才緊張的狀況得到多家美甲店業主的證實。「從一個月前接手該店起我就在登招聘廣告,到現在一個合適的都沒找到。」業主張先生上個月從另一位紐時受訪者手上盤下位於長島的美甲店,「生意很不好,我買下來的時候並不知道前業主被採訪過。」文章一出,不斷有當地英文媒體上門來詢問,還隔三差五就有政府機構前來審查是否有苛扣薪資的情況,「可我什麼都不知道啊,我剛開張。」

文中曼哈坦西村一家美甲店的員工向紐時記者抱怨新員工要交100元,且在前幾周都沒有工錢。「她當時打電話來問『有人說你們這樣』,可是我們否認了」,店主表示,「但她還是寫上了我們的店名,而且從外面拍了照片」。

對於文中一些指甲工的抱怨,龍先生表示理解。「你問任何一個員工,99%都會跟你抱怨錢少,這樣他們才能獲得更多的同情和小費。」他也說,「倒不一定是記者胡編,也確實有一些美甲店真的欺負員工」,但他堅定表示整體來說該行業並沒有文章裡那麼糟糕,甚至可以說是「員工在剝削老闆」

Share

Comments

comments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