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洋留守娃娃:小候鸟,问题多

2015年01月10日 国际与社区新闻 暂无评论 阅读 302 views 次
Share

留守洋娃娃:小候鸟,问题多

▲图为曼哈顿唐人街怡东楼旁的一家商店挂着中美间托运小孩的招牌。腾讯新闻
    ▲图为曼哈顿唐人街怡东楼旁的一家商店挂着中美间托运小孩的招牌。腾讯新闻

父母海外打工 孩子大陆成长 老人隔代教育导致其叛逆且厌学

浙江、广东、福建等侨乡,有这样一群留守儿童——他们跟着爷爷奶奶等亲人生活,父母在海外打工,他们或具有外国国籍、或拿着住在国居留证,故被称为“侨二代”或者“洋留守儿童”。

目前“洋留守”有两种:一种是出生在国外,返华接受学前教育,5岁左右回到住在国;另一种出生在中国,其父母取得住在国国籍后才去海外与其团聚。孩子漂流的童年,父母的艰辛劳作,老人隔代的教育综合到一起,导致这一群体出现了诸多问题。

 

“洋留守”儿童:像候鸟一样迁徙

小伟十五岁了,还在浙江青田仁庄镇小学二年级读书,他身体结实,个头很高,这海拔几乎与带体育课的男老师处在同一水平上。

父母海外打拼 孩子返华读书

《杭州日报》近日报道,仅仅一年前,小伟还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一所中学读书,拥有当地居留证。去年底跟着父亲返回中国国内的老家。以小伟的中文基础,老师们建议他插班,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但这就是小伟所面对的现实,他已经懂得了怎样避免尴尬发生。

小伟在仁庄镇小学内不算特殊,这所小学330多名学生中,有近四分之一孩子持有中国护照和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巴西等国的长期居留证,有一些孩子根据出生地所在国的法律,已经加入外国籍。这些孩子的父母是青田县仁庄镇一万多位华侨中的一部分,多数已经在海外打拼十年以上。

校长项春勇老师说:“他们的父母在西方打工赚钱,但对中国的发展十分关注,担心返华后跟不上潮流。欧洲经济危机之后,他们纷纷把孩子送回中国。”

往返中国海外的特殊“小候鸟”

在小伟班上,有超过80%的孩子,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在海外打工。老师们说,学校一二年级这样的孩子最多,越往高年级,这样的学生所占比例越低。

孩子们或因为要到海外办居留证,或因其父母难以割舍亲情,又决定把他们带在身边一起生活一段时间,经常往返海内外,孩子们有着比候鸟更强的适应性——适应气候、适应语言、适应族群、适应奔波、更适应离开父母的日子。

学校留了孩子们出国前准备的凭据复印件:护照、机票以及海外的居留证等等,以备他们有一天打算回来时,可以作为重新申请学籍的证据。

十多年下来,学校已经积攒了厚厚的一叠资料,这些档案都保留得很完整,老师们说,“总有孩子会用得到,这几年回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得等着他们”。

 

手持美元缺乏管教:费心的“洋留守”

在广东恩平、台山等侨乡,同样存在着独自回乡求学、与父母远隔重洋的“洋留守孩子”。

广东恩平华侨达20万人

《广州日报》报道,80多岁的恩平市恩城侨属何伯有3个儿子,分别于20多年前赴南美委内瑞拉的华恋市和马拉市谋生。前几年,儿子们分别在海外成家并有了小孩。并陆续将自己的小孩送回中国读书,并由何伯照料。

何伯所住小区,160多户人中有110多户有华侨留守儿童,比例高达70%。恩平市侨务机构透露,恩平在委内瑞拉、新加坡、泰国、哥斯达黎加等国的华侨达20多万人,在恩城的华侨留守儿童有3000人。

最担心“洋留守”孩子学坏

何伯老两口每天给五个孩子做饭,接送他们上学,为他们冲凉、洗衫,除此之外,还要提防他们“变坏”,保护他们的安全。

老人对孙子的管教十分严,因为他怕孙子像别的“洋留守”那样学坏。他的一个远房亲戚在多米尼加谋生,两个儿子带回恩平委托远房亲戚照顾,结果两个孩子都学坏了,一个跟人去抢劫被判了10年徒刑,另一个学会吸毒,现在还在戒毒所接受强制戒毒。

儿子手拿美元荒废学业

每年7、8月份是委内瑞拉的餐饮业黄金期,然而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经营餐馆的恩平人阿敏珍却放下了手上的生意迫不及待地返华,她此次是冲着儿子的择校去的。

阿敏珍和丈夫在儿子6岁时就到委内瑞拉经商了,近年餐馆经营得很好,每年给老人和儿子汇去美元。儿子手中有了美元,想买什么买什么。手机有两个、名牌球鞋一大堆。儿子知道自己将来要出国,读书很不上心,还被同学起了个“少爷仔”的绰号。

如今,面对着在小学已有两年留级记录的儿子,阿敏珍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了江门的一家私立学校。假期后她准备将儿子送入这家“全寄宿”的封闭式学校,希望儿子有一个好的前程。

▲只要出生在美国境内的婴儿,留下出生时的手印、脚印,就可以取得美国国籍。腾讯新闻
▲只要出生在美国境内的婴儿,留下出生时的手印、脚印,就可以取得美国国籍。腾讯新闻

福州“洋留守”:接受中式学前教育  5岁返美与父母团聚

北京《新京报》曾援引福建福州政协的一份材料透露,福州现有“洋留守”近万人。这些孩子的父母多是“非法移民”身份,在海外打拼,每天工作13小时以上,不得不将孩子交给大陆的亲人抚养。

中美双向快递:“递送孩子”

资料显示,“洋娃娃”分布在福州各个地区,以闽江口一带的各县、乡、村为主。其中长乐市约5000人,马尾区亭江镇约2000人,连江县琯头镇约2200人。

长乐市猴屿村,全村目前居住着700多人,在外侨胞则有1.36万人。与猴屿村隔闽江相望的琯头镇,位于福州市连江县南部,闽江入海口北侧,也是当地著名侨乡,全镇居民5.6万人,海外侨胞也达5万余人,其中侨居美国的4万多人。

长乐市政协委员、美国长乐公会驻长乐办事处主任郑孝煌介绍,1990年代以后出国的年轻人,当时大多未婚,在国外站稳脚跟后,陆续结婚和生育。孩子出生在美国境内就自动获得美国国籍,大量移民的第二代成为美国公民。

这些“第二代”的父母多数是偷渡出国,为了挣钱和自己拿到外国国籍,要高强度工作,一天工作13个小时,没时间和精力照看孩子。“一般在孩子几个月时就抱回国内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郑孝煌说。

因为有小孩返乡的市场需求,甚至有的快递公司开展了“递送”孩子的业务。“美国-中国,双向快递,机场接送包裹、小孩。”这是美国华通快递公司在纽约唐人街打出的广告,送一个孩子返华的价格是1000美元。

“一个人带一个孩子。我们这边的人从美国送机,你们那边在机场接人。”该公司的洪先生介绍了“快递”方式。

“洋留守”教育问题多

“洋留守”小豪两年来坐在爷爷的三轮车后面去幼儿园上学。但放学后他不做作业,沉迷于玩具和iPad上的各种游戏。奶奶郑秀梅说,对他毫无办法,从没打过小豪。

“洋留守”在物质上比较充裕,但精神上比较叛逆,而且严重依赖祖父母,跟父母的关系冷淡。

美国福建同乡会主席郑棋不赞成“洋娃娃”在大陆接受教育。他认为,3至6岁是幼儿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但对于那些留守的孩子来说,“家长”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而老人们的教育观,与现代社会的育儿理念会有不同。

“洋留守”到海外后,要先从幼儿园学起,或学习一两年的语言后才能上小学,这往往比海外学生晚了一两年。

“洋娃娃”得大病来美国看

据琯头镇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林祖勋介绍,“洋娃娃”因为没有户口,不能参加新农合等医保,大部分“洋娃娃”看病都是在村镇医院自费,如果患的是重病他们会来美国看病。

在长乐市妇联陈副主席看来,“洋留守”有两种。一种是出生在国外,拥有外国国籍的孩子。他们占现在的“洋留守”的大多数,一般年龄较小,5岁之前就会回到海外。另一种是出生在中国的儿童,父母在其年幼时出国了。他们一般在中国生活时间比较长,在父母取得外国的国籍后才能去国外。这一类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候比较多。

猴屿华侨中心幼儿园园长邹荣说,每个学期都有几个“小公民”中途不辞而别。美国法律规定,儿童护照的有效期限为五年。因此很多“洋留守”在5岁之前都会飞回美国。

读完幼儿园的这个学期,小豪就要去纽约了。他对见父母没有概念,问他想不想念爸爸妈妈,他迅速回答“不想”。

现行美国移民法律规定,等美国籍子女21岁时,非美国籍的父母可以随孩子入籍。按这个规定,小豪的父母如果自己“拼”不到绿卡,就只能等小豪慢慢长大。

Share

Comments

comments

标签: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