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现“艺术赞助人”
中国出现“艺术赞助人”
郑志刚最近有点忙。这位周大福接班人不但是新世界发展(New World Development)的总经理,还运营着自己创立的K11艺术基金会;频频出现在艺术晚宴和颁奖典礼的同时,他还跨界给艺术家张恩利策展。
这个名为“空间绘画”的展览由他牵头,为此他拆除一处物业,将之重建,还撰写展览前言,对张恩利的创作生涯他侃侃而谈,从材料的运用到空间的意义,再到真实性的界定,颇像一位职业策展人。
“老张就是不跟风,这批艺术家值得珍惜,”他说。
郑志刚无疑是当下被谈论最多的艺术赞助人(虽然他自己不喜欢这个称号,觉得“赞助”一词太狭隘)。他2010年成立了K11艺术基金会,为武汉和贵阳的艺术家提供工作室和展览空间;不久前,他还赞助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Ink Art”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和军械库艺术展,让中国当代艺术成为一时焦点。上海K11购物中心的莫奈展亦是他最近的策划,开幕两个多月据称观众已经超过13万。
赞助人的活跃也挑动了媒体的参与。现代传播集团和21世纪传媒等机构纷纷开始评选年度艺术赞助人和艺术机构。这与郑志刚的资本一样,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圈活跃的注脚。
不过,“艺术赞助人”多少还是一个舶来的概念。在欧洲,通过教堂和个人实施的艺术赞助已经有千年的历史。昔日的王公贵族的子孙们到现在依旧保持着收藏艺术的习惯。在美国,类似的传统就要单薄很多。欧洲的画廊主喜欢拿当年的美国首富——汽车业巨头亨利•福特举例。据说福特先生对艺术并不十分感冒。一位著名的画商试图感化他,拿了一册印刷精美的画册给他看。福特先生被上面的文艺复兴大师和法国印象派绘画打动,提出购买,询问售价。不及画商回答,福特又补充说,他是问画册的价钱。
美国尚且如此,中国的艺术赞助人当然更加年轻。缺乏成熟的艺术体制和生态,让民间收藏家和机构做着很多国外政府做的事情。郑志刚喜欢说他在“建设生态”,让好的艺术和艺术家在他提供的创作环境中孵化。而他背后的资本又给这些年轻艺术家崭露头角提供舞台。未来三年,郑志刚计划在内地开设更多K11商场,将更多艺术作品带入购物中心,他相信这是为大众提供艺术教育的一种方法。
另一些收藏家认为,收藏本身就是艺术赞助的一种。现代传播董事会主席邵忠是圈内多位艺术名家的好友。不久前,以他自己命名的“邵忠基金会”为画家刘小东做展。他说自己和艺术家什么都谈,从人生认识到吃喝玩乐,再到创作感悟,无所不聊。刘小东当年创作“新十八罗汉像”,其中有一位是女性。邵忠不解,十八罗汉怎么会有女的?画家笑称画了很多男的,很闷,所以就画位女罗汉。
邵忠的基金会为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生展览提供帮助,并且介绍优秀作品进行推广。他同时组织“亚洲艺术贡献奖”评选,花费不小。他认为这些行为的出发点都是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目的。“从商业角度考虑,艺术赞助肯定是亏本的。”
问及如何观察艺术家,邵忠说自己先看艺术家的观念是否反映当下的问题,其次则看他们的技法和视觉呈现有没有突破。郑志刚则认为,观察艺术家,要看他的艺术态度能否用直观简洁的语言表明。“有的艺术家造作,有的想太多”;还有要看时间,艺术家的第一个系列好不代表后续系列也好;最后,还要看艺术家性格稳不稳,是不是太爱财?就算爱财,会不会影响他对艺术的热情?
不过,对于个体行为的艺术赞助,也有人持保留态度。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就介入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瑞士藏家乌利•希克说,诸如私人美术馆一类的机构会让公众的艺术品味受到私人藏家口味的影响,而艺术赞助,多多少少会影响艺术家的创作逻辑。
这样的观点给中国的艺术生态提出新的问题,却也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的进步。郑志刚说,新一代中国当代艺术家已经开始成熟。他们不会过多模仿国外前辈,也不会刻意去寻找中国符号。这些艺术家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视野,观点日益全球化,语言也变得国际化。从“中国艺术家”到“艺术家”,这是一个让人欣喜的变化。